食品资讯一周热闻(10.20—10.26)
1、通知·公告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9年第36号〕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豆制品、水产制品、饼干、调味品等4大类食品195批次样品(产品抽检结果可查询https://sac.nifdc.org.cn/),发现除豆制品外的3大类食品3批次样品不合格,检出重金属污染、质量指标不达标、质量指标与标签标示值不符等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提高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进行了修订,起草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国卫食品发〔2019〕59号)
为规范卫生健康系统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四条、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四条等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下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食品中柑橘红2号的测定》等4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2019年第45号)
按照《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有关要求,《食品中柑橘红2号的测定》、《食品中辛基酚等5种酚类物质的测定》、《茶叶中氯噻啉的测定》、《含乳饮料及其乳原料中酪蛋白含量的测定》4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已经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现予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食品中大黄酚和橙黄决明素的测定》等2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2019年第46号)
按照《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有关要求,《食品中大黄酚和橙黄决明素的测定》和《食品中番泻苷A、番泻苷B和大黄素甲醚的测定》2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已经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现予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食品安全·曝光台
2019年第三季度国内食品抽检分析
2019年7月至9月,国家及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在全国范围内抽检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125039批次,其中合格123051批次,不合格1988批次,合格率为98.4%,与第二季度相比抽检量增加35290批次,合格率提高0.4%。(食品伙伴网)
婴幼儿面条维A不达标,鸡蛋含禁用物!12批次不合格食品被曝光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关于2019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公告显示,在该局组织抽检的826批次样品中,检出不合格样品12批次。其中,杭州健康伴侣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果蔬营养面条维生素A不达标。(南方都市报)
每日坚果火爆,但粗制滥造、同质化严重?选购需具慧眼
你尝试过每日坚果吗?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坚果炒货在休闲食品市场所占比重约为10%,怪不得企业纷纷布局。但每日坚果产品火爆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同质化严重、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等,影响了消费者体验和信心。(中国消费者报微信号)
销售毒鱼干被判十倍赔偿 鄱阳首例食药安全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宣判
鄱阳县某渔村的刘某开办了一家属无证经营的腌制鱼加工作坊。去年夏天,刘某发现很多苍蝇、蚊虫叮咬自家的鱼制品,为防止苍蝇、蚊虫叮咬导致鱼制品生蛆腐坏,他开始使用农药敌敌畏对加工的烤白鱼、椤头鱼(腌制)进行喷洒。经检测,椤头鱼中敌敌畏含量0.24mg/kg,烤白鱼中敌敌畏含量0.26mg/kg。敌敌畏属《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新法制报)
“小笼包”中暗藏风险食品安全需明底线
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早餐的刑事案件,被告人俞某祥、贾某平经营早餐期间,在制作、销售小笼包时违规使用含铝泡打粉发面,严重危及他人身体健康。(中国法院网)
百强超市半年266批次食品不合格!永辉华润万家沃尔玛列居前三
近日,南都记者对2019年上半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各省级市场监管局公布的食品不合格情况通报进行统计梳理,对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今年5月发布的“2018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超市/便利店)连锁百强”榜单,发现共有30家百强超市便利店企业被点名,涉及266批次不合格食品。(南方都市报)
蟹捆扎绳重量超标 厦门开出螃蟹绑大绳第一张罚单
9月27日,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对某超市在售的螃蟹进行检查,发现红蟳、大闸蟹(公)、大闸蟹(母)捆扎绳的重量各占自重15.56%、15.45%、19.17%,上述涉案螃蟹的捆扎绳重量均超过螃蟹自重5%的合理范围,存在销售掺杂、掺假产品的行为,涉案产品总货值为3358.58元。其行为违反《厦门经济特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第(五)项关于严禁生产、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足含量冒充明示含量,以旧充新,或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产品的规定,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当场对涉案9.866公斤螃蟹实施扣押行政强制措施。(中国消费网)
3、国内食品资讯热闻
褪黑素保健品真能治失眠吗 专家:失眠患者应先到医院进行专业诊断
网售褪黑素保健品宣称可以治疗失眠,针对褪黑素保健品“走红”现象,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相关专家处了解到,褪黑素作为保健品而非药品,对长期失眠的成年患者调节作用较为微弱。而长期大量服用褪黑素,不仅会影响人体的生育系统,还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北京青年报)
中酒协详解白酒年份酒标准,年份酒能否告别自说自话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上获悉,在2019年4月发布《白酒年份酒团体标准》后,中国酒业协会公布了首批通过认证的年份酒产品,并对白酒年份酒标准的体系和监管进行详细解读,希望以此解决白酒年份酒标准长期“裸奔”、年份酒产品标注自说自话的行业乱象。(第一财经)
小罐茶诉小匠茶不正当竞争索赔5百万!前者曾陷“大师制茶”风波
10月21日,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涉及小罐茶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小罐茶公司因认为小笋(上海)实业有限公司、武夷山壹茗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杭州观复茶业有限公司、横县长春茶厂等未经许可,在“小匠茶”产品中擅自使用了与“小罐茶”近乎完全相同的包装、装潢,向五被告提出了共计515万元的索赔要求。(南方都市报)
央视曝“古树茶”乱象:普通茶披个包装就成古树茶,价格翻几倍!店家:能看出来就见鬼了…
古树茶眼下是普洱茶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对象,在茶叶市场上,“古树茶”“古树纯料”“古树头春”等等打着古树茶招牌的各种普洱茶数不胜数,从几十到几千块的古树茶鱼龙混杂、时常令消费者难辨真假。(央视财经微信号)
奶茶咖啡因含量相当于7罐红牛?专家建议企业标注产品成分|喜茶、奈雪等 10款珍珠奶茶检出咖啡因
经常食用的咖啡、奶茶、巧克力等食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含有咖啡因。10月24日,深圳市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珍珠奶茶比较试验结果登上了微博热搜,“米芝莲经典丝袜奶茶相当于7罐红牛的咖啡因总量”引发热议。然而专家表示,7罐红牛咖啡因的含量依然在健康成人每日安全摄入量内,像喜茶等茶饮品牌在小程序及门店中也对食材原料及过敏源等有特别提醒,并且只要适量摄入咖啡因,并不会对健康有危害。(北京商报)
点餐先关注公号、兑换停车券须先下载APP……这些商业捆绑在打“擦边球”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已在掌上进行。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商家的行为引起消费者反感。日前,不少网友反映,在外面餐馆吃饭点餐必须关注餐厅公众号,引发了热烈讨论。记者调查发现,餐饮领域确实存在这一现象。而除了餐饮行业,在一些商场,消费者想要兑换免费停车券,必须先注册会员并下载APP操作。(北京晚报)
清单来啦!山东将禁止小作坊生产酱油食醋、乳制品、果冻等食品
10月23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网了解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督管理,规范生产加工行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督管理的规定》。规定指出,县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及时建立食品小作坊监管档案,记录食品小作坊名称、开办者姓名和身份证号等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生产加工食品品种明细等信息,将登记信息、日常监督检查、违法行为查处等材料一并纳入监管档案,每年进行更新,实施动态管理。(齐鲁网)
“水货”翻身,这个国家的奶终于准许入华!但或遇水土不服!
之前在国内常因是“水货”被监管部门查的越南乳制品终于可以光明正大进入中国市场了!日前,海关总署发布信息称,准许越南乳品进口,据悉,这是越南乳制品首次出口到中国。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指出,越南乳品进口解禁了,对国内乳业市场会有一些影响但不大,甚至可能出现水土不服情况。(南方都市报)
来源:食品伙伴网时间: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