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返回上一页

新中国70年食品工业发展的阶段历程、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7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中,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必然蕴含着一些基本经验。未来是历史的延伸,当下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唯有深刻揭示70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独特的基本经验,才能更好地坚定道路自信,保障在未来走上更宽更远的确定性发展道路,同时也为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发展食品工业提供中国经验。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总是与当时的历史任务或者说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紧密联系。因此,只有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全景式地追寻食品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才能深刻阐述70年来我国食品工业独特的发展道路与历史经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术界基于服务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始积极介绍发达国家食品工业的发展经验。为总结我国食品工业在实践中摸索的具有指导性、借鉴性、规律性的基本经验,科学梳理食品工业的发展脉络,在新中国成立50年之际,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力量较为系统地回顾了50年来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历史,并将其发展阶段划分为恢复和起步建设、曲折发展、新的发展以及持续发展四个阶段。

进入21世纪后,中国食品工业在继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开始探索转型发展。一些文献再次探讨了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并积极展望未来的发展道路。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缓慢增长、觉醒发展、高速增长、中高速增长四个阶段,相对系统地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与主要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国内学术界对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等方面的研究仍不全面,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很好地基于70年来整个国家全局性、整体性、宏观性的角度,将研究置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来科学总结贯穿于食品工业全程发展的共性经验;二是没有很好地既从不同时期总结经验,又把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经验贯通起来,用普遍和联系的观点来审视每个历史阶段与其他历史阶段的内在逻辑;三是没有很好地抓住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影响的重要因素来认识问题。不同历史阶段的体制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内在地规定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方位,决定了食品工业的产业定位、产业科技、产业开放,这三个要素也正是影响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产业定位、产业科技、产业开放为研究视角,系统梳理新中国70年不同时期食品工业的发展情况,全面总结食品工业发展的成绩,科学揭示食品工业发展的中国经验。 

一、新中国70年食品工业的发展历程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食品工业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的曲折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我国食品工业在曲折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49—1957年间是国民经济恢复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食品工业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年均增速为13.2%1958—1978年间,受大跃进、自然灾害、文革等影响,食品工业发展相对较慢,年均增速仅为4.7%1978年,我国食品工业产值比1952年增长了469.86%,主要大类食品的产量均大幅增加。 

1)产业定位: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轻工业内部的产业门类。新中国成立后,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选择了苏联模式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当时,主要食品的品种与产量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解决温饱成为当时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发展食品工业、保障食品供应成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因此,在资金十分短缺的环境下,国家仍对食品工业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投资。1958—1978年间,全国食品工业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7.38亿元,在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的重点食品行业,国家投资兴建了一大批食品工业企业。以肉类加工工业为例,到1965 年,全国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和重点产区县城基本上都建立了肉类联合加工企业;到1978年,我国建设的肉联企业达到770 个,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努力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重要原料。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95亿斤,比1952年增长了85.94%;油料总产量达到10436万担,比1952年增长了24.44%;糖料总产量达到47637万担,比1952年增长了213.63%。农业生产的发展为食品工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原料基础。 

2)产业科技:在非常薄弱的基础上起步。新中国成立时,除了上海工业试验所内设有一家食品研究室外,我国几乎没有专业的食品工业科研机构,产业科技的基础非常薄弱。在独立自主方针的指引下,1956年,我国开始筹建食品、制糖相关专业的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郑州粮食学院以及无锡、北京、大连等设有食品专业的轻工业学院相继建立,开启了我国食品工业自主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发展道路。另外,广东建立了甘蔗糖业研究所,黑龙江建立了甜菜糖业研究所等等。尽管这些食品工业和农业生产科研机构受科技人员少、科研条件差的限制,产业科技研究的进展并不理想,但却为我国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埋下了火种。 

3)产业开放:少量技术装备引进和少许食品出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食品工业企业大多是手工作坊,产业技术非常落后。虽然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这一时期我国对外经济合作总体上处于封闭与半封闭的状态,但政府仍然通过一定形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发展食品工业。20世纪50年代,我国先后从民主德国、波兰等国家引进了

7套日处理甜菜或甘蔗1000—3000吨的制糖设备;从苏联引进了屠宰设备、西式香肠加工设备,建成了武汉肉联厂,开始了小规模的以西式香肠为主的肉制品生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逐步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技术设备。如1973年,北京、青岛和上海从日本引进螺旋式速冻机,开启了我国现代速冻食品工业的新篇章,与此同时,在满足国内较低水平的基本食品需要的基础上,我国还通过罐头、蛋品、酒、冻猪肉和冻家禽等食品少许出口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1953—1978年的25年间,我国平均每年约有5000吨由猪肉原料加工而成的红肠等肉制品出口香港等地。1978年,我国罐头出口达到22.2万吨。 

2.1979—1992年,经济转轨时期的调整发展。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食品工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979—1992 年间,食品工业总产值增加了 3.72 倍,年均增长率为9.84%,为保障食品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1)产业定位:明确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行业。该时期内,国家逐步将食品工业定位为国民经济重点发展的支持性行业。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结构严重失调,积累与消费差距巨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展轻工业。作为轻工业重要门类的食品工业具有特殊性,它是连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纽带,带动效应、倍增效应十分明显。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家通过多项政策优先保障包括食品工业在内的轻工业的发展。19847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发布执行,国家经委提出的,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编制的《1981—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纲要》,第一次将食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整体来规划、部署和发展。此后,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出台文件,进一步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放宽政策、提供优惠。 

2)产业科技:开始构建食品工业创新体系。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食品科学研究事业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此后,随着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和科研条件的改善,我国食品科技进步的速度逐渐开始加快。1979—1985年间,食品工业有近1000项科技成果获得部省级以上奖励。在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期间,食品、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课题被列入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涌现出170项与食品工业相关的科研成果。其中,47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9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7项填补国内空白。为了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食品工业企业开始同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另外,从2080年代开始,13所农业院校在农学园艺学、畜牧兽医学等学科的基础上相继组建了食品科学系和食品专业,为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学科、教育和人才基础。 

3)产业开放:较大规模引进技术装备以及积极发展食品出口贸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相互封闭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尽管此时食品工业对外开放的方式仍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努力扩大食品出口,但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外部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20世纪80年代,我国投资约10亿美元从境外引进了面粉、大米、方便面、面包、挂面、油脂、西式肉制品、啤酒、饮料、乳制品和制糖等行业的生产线和相关技术装备,有力促进了国内食品工业的发展。从90年代初开始,我国食品工业的设备规模已居世界中等水平,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现代化食品工业体系。在对外贸易方面,食品出口增长较快。1990年,我国食品工业出口额达到56.45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了1.48倍,年均增长9.5%。而且与过去主要出口初级加工品不同,此阶段国家开始重视精制加工制成品出口,鼓励并支持食品产业参与国际竞争,食品工业出口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 

3.1993—2012年: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快速发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我国食品工业进入快速发展的状态。1993—1998年间,食品工业总产值由3428.66 亿元增加到5900亿元,年均增长11.60%。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食品工业迎来了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2002—2008年间,食品工业年均增速达到30%。尽管2008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但在2008—2012年间,我国食品工业仍然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产业。 

1)产业定位:随着食品工业推动农业生产与促进经济发展作用的日益显现,同时,加快国有食品工业企业市场化改革、发展民营食品工业企业以及推进食品工业企业的规模化成为该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特色,国家将食品工业确立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实施了多方面的扶持措施。在此历史阶段,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之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为生存型,食品安全问题较少。随着农业与食品工业快速发展,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开始高发。尤其是2003年以后,食品安全风险呈全方位、立体式的蔓延姿态,食品安全问题呈井喷状态。为此,国家开始推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并逐步完善了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这些对巩固食品工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起到了重大的支撑作用。 

2)产业科技:科技创新由政府主导向企业主导转变。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由数量扩张为主向重在提高产业素质转变,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也步入快车道。2000年,科技部启动了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安排食品科技领域重大专项资助。2001年以来,国家通过实施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持续加大对食品产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另外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建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食品工业科技水平。与此同时,企业逐步成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的基本力量。2006年,大中型食品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总额为109.89亿元,其中,97.27%来自企业自有资金。2011年,全国有1789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建立了独立的研发机构,2301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拥有研发人员近10万人,有效发明专利4287项。 

3)产业开放:引进技术与引进外资并重。在该时期,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食品工业逐步开始由过去简单的技术引进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转变,1995—2005年间,外资食品企业数量已占全国食品工业企业总数的10%以上,其食品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资产占全国食品工业的比重均达到20%,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体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港资和台资对食品工业市场的冲击力覆盖了全国。2008年,外资食品企业的资产已达到7445.71亿元,占国内食品工业总资产的33.59%。虽然外资企业基于资本整合、人才争夺和技术创新迅速在国内若干个食品领域形成市场垄断优势,对民族食品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外资食品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示范效应、竞争效应、人员流动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等对我国民族食品工业也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同时,外资食品企业以及其研发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食品科技基础设施的不足。 

4.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论述了初级阶段的主要含义、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任何时期都不能离开这个实际、超越阶段,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特征、发展进程、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基本制度、基本纲领的系统论述,全面拓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部署,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方向,明确了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工作方针和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食品工业也进入了由数量保障向安全保障转变的新时期。2013年以来,我国食品工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总量规模的增速处于中等水平,粗放式的规模扩张逐渐终结,迎来了以质量安全为主导的新时代。 

1)产业定位: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伴随着长期以来高投资和高增长并存的双高式发展,中国食品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严重,并逐渐制约其高质量发展。例如,2008—2016年间,我国大米加工业、小麦粉加工业、油料处理、油脂精炼的产能利用率均值分别仅为 41.6%63.4%54.1%68.9%,远低于美联储认定的80%的正常产能利用率标准,与此同时,食品工业粗放式发展导致的污染问题集中爆发,行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约束,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任务繁重。因此,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市场提供高品质食品成为食品工业集约发展的必由之路。几年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2)产业科技: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针的指导下,我国食品科技创新更趋活跃,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2017年,全国已有4420家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7294家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拥有研发人员近17.28万人,有效发明专利 21892 项,内部支出为522.42 

亿元,分别比 2004 年增长了 383.59%257.55%170.65%5881.42%2198.21%,与此同时,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工业关键技术的研发。2016年,国家开始实施 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专项,经费投入超过20亿元,对肠道微生态、精准营养、智能制造等营养健康食品制造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进行重点支持,并由此带动了社会领域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的大投入。 

3)产业开放:由主要引进来引进来走出去并重。进入新时代以来,与以往简单引进技术和资金或单纯推动食品出口不同,我国食品工业开始走引进来走出去并重的对外开放新 

路子。中粮、伊利、张裕、双汇等有实力的食品工业企业通过海外建厂或并购等方式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努力开拓与布局全球市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为中国食品工业实现向引进来走出去并重转变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浙江炒货食品、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光明乳业等食品企业已分别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以色列等国投资设厂或兼并收购。实际上,体现和影响食品工业发展情况的因素有许多。前文从产业定位、产业科技与产业开放这三个对食品工业发展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影响的因素的角度呈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概貌。 

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具有强烈政治彩色的轻工业内产业门类极少量的专业科研机构,且政府主导封闭与半封闭状态下的少量技术引进与小规模的食品出口贸易小作坊为主,国营企业曲折发展 222美元以下 57.5%以上解决温饱的数量保障型食物中毒为主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指令性管理体制。1979—1992年经济转轨时期,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产业、产业科技创新活动开始起步逐步开放状态下的多种形式的引进来与一定规模的食品进出口贸易中小企业为主,国有与集体企业恢复调整 270~419美元 53%~57%基本温饱且趋多元化的数量主导型前市场风险为主,经济转轨时期的混合型管理体制1993—2012年市场经济时期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产业科技投入由政府主导向企业主导转变全面开放状态下的大规模引进来,食品进出口贸易规模成为全球第一粗放式向集约化逐步转变民营企业崛起,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重要力量快速发展469~6338美元 35.7%~50.3% 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且逐步以质量型为主市场风险为主,市场经济体制的分段监管型体制。2013年以来 新时代 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企业作为产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全面确立对外开放步入新时代,引进 来走出去并重,食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保持全球第一 的地位 集团化、集约化加快,产业集中度提高民营企业成为主导力量转型升级7081美元以上 35%以下质量主导型多重风险叠加并存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对集中的大市场模式的监管型体制。

二、新中国70年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食品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1996年至今,食品工业产值始终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0194.3亿元,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0.60%,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门类中位列第一。另外,2012—2018年间,食品工业约占全国工业资产总额的6.65%,吸纳了8.17%的就业,贡献了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9.54%11.04%,完成了整个工业11.51%的增加值。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食品工业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2.食品工业满足了人口大国的生活需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食品工业的规模小、产量低。经过70年的发展,食品工业生产规模和产量都有了质的飞跃。2018年,精制食用植物油和成品糖产量为 5066 

万吨和1553.99 万吨,分别比1957 年增长了 45.05 18.07 倍;罐头产量为 1027.99 万吨,比1957年增长了164.8倍;乳制品产量为2687.1万吨,比1957年增长了2115.8倍;啤酒产量为3812.2 

吨,比1957年增长了762.4倍。另外,我国食品工业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产品体系。2018年,我国食品工业已涵盖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以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4个大类、21个中类和64个小类,食品品种数以万计,有效保障了近14亿人食品消费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3.食品工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化。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食品工业只是农业的简单延伸,农业产什么,食品工业就加工什么。这一状况基本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初。食品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是食品工业纵深发展程度和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1962年、

1985年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29.50%32.30%。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该比重均已超过了180%。自1985年以来,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迅速提升。2017年,该指标跃升至170%,基本达到了目前发达国家150%~200%的 平均水平。总之,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积极推动了我国农业产业化。 

4. 食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食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改革开放以后,在学习、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我国食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提升。到 2013年,我国从事食品科技研发的机构超过350家,205所高校设立了食品学科或专业,近100家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能够培养食品领域的研究生。      

目前,我国食品工业技术总体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食品制造装备技术、食品生物工程、包装材料等若干领域解决了一系列前沿性、关键性技术问题,在若干个领域成功地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实现了成套装备从长期依赖进口到基本实现自主化并出口的跨越。另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食品工业集中度显著提升。2010年,乳制品、制糖、 饮料行业前10强企业销售收入分别占全行业的73.5%64.3%53.9%2018年,中粮、青岛啤酒、茅台、五粮液4家食品与饮料行业企业荣登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18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榜单。 

5.食品工业对外开放实现历史性跨越。我国食品工业对外开放走过了一条以引进国外技术装备为主向在全球市场布局转变的发展之路。在食品出口方面,由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出口少量初级加工品发展为向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门类齐全的食品,中国成为世界食品出口量最大国家之一。在食品进口方面,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少量进口小麦、大米、玉米、大豆等,到2013年,发展为全球第一大食品进口国。2017年,我国进口食品的来源地范围覆盖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光明食品集团以12亿英镑的价格收购维他麦60%的股份,改写了中国食品工业单纯引进外资的历史。新时代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一批中国食品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开启了在国际市场布局食品工业的新纪元。

三、新中国70年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不仅满足了世界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基本食品供应,而且逐步实现了保障较为充分的食品质量安全供给,并带动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不断提档升级。70年成绩斐然的发展历程,蕴含着中国特色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1.把握好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与利用国际市场的关系。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人口总数约为5.4亿,食品工业的总产值为82.80亿元,可以说中国人的饭碗盛不满,发展食品工业满足国人的基本需要是当时最重大的任务。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我国开启了独立自主装足、盛满中国人饭碗的艰难探索。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食品工业体系,走过了食品工业化原始积累的最初阶段,为改革开放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期积累。在西方国家极力封锁的国际环境下,我国仍然通过一定程度的对外开放来满足国内食品需求,努力使中国人的饭碗装得多一些、满一些。1949—1978年间,我国食品进口贸易量比较小,主要是弥补国内粮食缺口。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累计进口粮食分别为4400.62万吨、6444.00万吨。1979—1992 年间,我国开启了食品进口贸易新的实践探索。2004年,我国食品进口贸易规模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关口,达到133.68亿美元;2008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时间:2019-11-25